News

在數位科技普及的今日,一般人的生活早已離不開網路,特別是在COVID-19疫情之後,網路與遊戲也成為兒童青少年日常的重要元素。然而,若使用失控,不僅影響作息與學業,甚至可能演變為「網路或遊戲成癮」問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陳禹志說 ...
不少人餐餐無辣不歡,但「吃辣會得痔瘡」的傳聞又讓這些嗜辣族們擔心不已。大腸直腸外科陳威佑醫師指出,許多人誤以為吃辣會直接導致痔瘡發生,但痔瘡的真正成因主要是肛門靜脈壓力增加,當靜脈受到長時間的壓迫或循環不良時,容易導致血管擴張、腫脹,進而形成痔瘡。民 ...
AI醫療新創「采風智匯股份有限公司」(Alpha Intelligence Manifolds, Inc., ...
夏季高溫來襲,腋下汗水與體味問題成為許多人難以啟齒的煩惱,尤其是「腋下異味」也就是俗稱的「狐臭」,不僅影響社交,更讓人感到自卑,失去自信。許多人甚至在酷暑天氣仍然穿著外套,就深怕腋下問題露了餡!過去,大眾普遍認為治療狐臭必須透過侵入式手術,導致許多人 ...
42歲陳女士從小就有過敏性鼻炎,每到春秋季節交替、天氣轉涼,甚至空氣品質變糟,鼻子就像「天氣雷達」一樣,一早起床就出現打噴嚏、流鼻水、眼睛癢等症狀,這情況困擾她超過30年。
來到夏日就是進行戶外運動的好時機,不過不少女性卻會面對運動時的漏尿困擾,尤其是進行跑步、跳躍或球類等高衝擊運動,容易讓骨盆底肌吃不消。台中慈濟醫院復健科林智佳醫師指出,這種狀況稱為「應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
在大腸癌年輕化趨勢日益明顯的背景下,臺大醫院最新社區研究證實:將糞便潛血免疫檢查(FIT)篩檢起始年齡從50歲提前至40至49歲間,相較於50歲才開始篩檢,可顯著降低大腸癌發生率與死亡率。該研究成果於 2025年6月12日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JAMA ...
疾管署在8日表示,上週無新增腸病毒重症或死亡病例,上週二所公布的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病例,經檢驗後,確定感染伊科病毒11型,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6月29日至7月5日門、急診就診共計6,772人次,與前一週的6,877人次相當。近四週監測顯示 ...
想要靠少吃減肥,一天吃不到1000大卡,但為何體重卻一點都不動,甚至還悄悄上升?薛曉晶營養師指出,這其實是身體的新陳代謝在「報復」!許多人誤以為「少吃等於會瘦」,但事實上當攝取熱量過低、缺乏足夠蛋白質與運動時,身體會透過「適應性熱生產」來降低代謝效率 ...
心因性猝死來得突然,患者常在毫無預警下倒地,其中近半數雖曾出現昏厥等警訊,卻未曾留意。台大醫院小兒心臟科主治醫師曾偉杰提醒,有疑似猝死家族史的族群,在發生不明昏厥時應積極考慮心律問題,主動就醫檢查,把握黃金治療時機。傳統心電圖難以捕捉間歇發作的心律異 ...
長時間使用電腦、低頭滑手機,經常覺得腰痠背痛、肩頸僵硬,發現自己連站坐姿都無法筆直,體態因此變得圓潤無力。陳威丞院長表示這可能不只是單純的疲勞,而是脊椎排列不正造成的警訊!三「觀」不正的影響,你中了嗎?脊椎是人體的支柱,負責支撐全身重量並協調身體活動 ...
「肺癌治療在過去5年可說是發展大躍進!」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肺腫瘤暨內視鏡科主任與肺癌團隊召集人柯皓文醫師語帶興奮地表示,「肺癌治療從最早僅有化療,到發展出多種標靶藥物,後來又出現免疫治療等等,有非常大的進展。雖然如此,近年來政府政策端與時俱進、接軌國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