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吃魚養生,但不管老小連一般成人也常發生吃魚吃到「魚刺卡喉」驚險情景。這個看似小事的問題,其實處理不當可能造成發炎、感染,甚至刺穿組織危及生命。國泰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劉致顯分享臨床經驗,破解魚刺迷思,教你正確應對。
即使是標榜無添加、現做冷凍的「生機香腸」或午餐肉,若經過煎、烤、炸等高溫料理,仍可能對腸道造成潛在負擔。這類紅肉在高溫下,蛋白質與脂肪會轉化為異環胺與多環芳香烴等致癌物質,對身體有害。
青春痘所留下的凹疤為許多民眾的長期困擾,而老化帶來的細紋、皺紋更是許多人心中的痛,想擺脫痘疤與老化紋路問題,在傳統的治療中常需搭配輔助療程或多次強度高的飛梭雷射才能達到完整的成效。
林口長庚醫院一般及老年精神科主任李淑花表示,睡眠和記憶力的確有很密切的關聯,特別是對高齡者來說,改善睡眠品質,不僅有助於提升生活品質,也可能有助於減緩記憶力與認知功能的退化。
腸病毒疫情漸趨穩定,但對新生兒威脅仍在。疾管署表示,今年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累計9例,為近 6 年同期最高,且已釀6死,雖高原期已過,不排除疫情可能因暑假活動密集而延長至 8 ...
國際矚目焦點,亞洲生技產業年度盛會「2025 BIO Asia–Taiwan 亞洲生技大會」將在 7/23-7/27 台北南港展覽館登場,規模相較於往年再擴大。而三大亮點專區為:CDMO (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醫藥醫材、細胞治療及再生醫療區。
據衛福部疾管署最新統計,國內愛滋病毒感染及淋病疫情呈下降趨勢,但今年上半年梅毒新增 4912 例個案,較去年同期上升 6%,其中 13 至 24 歲年輕族群已連續四年上升,尤其女性感染者症狀不明顯,更可能被輕忽。對此,疾管署 7 月 1 ...
此外,根據衛福部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皮膚癌每年新增約 2000 例,已列入十大癌症之一,發生率逐漸上升,廖澤源說,如果皮膚出現形狀不對稱黑色斑塊、顏色不均、邊界不規則、最大直徑超過 6mm、潰爛不癒、容易出血、會癢會痛等情況就要小心是否為黑色素瘤。一般會透過理學檢查、皮膚鏡檢查與皮膚切片病理檢查進行診斷。
林耿弘提醒,除了年齡之外,若血糖控制不佳、長期使用類固醇、眼部曾受外傷、高度近視或長期暴露戶外紫外線、抽菸與飲酒等原因,都可能增加白內障的風險,民眾務必提高警覺排除危險因子。同時如果出現短期近視度數加深、夜間視力不佳等症狀,建議安排眼部檢查,適當時機 ...
許多人其實並不了解自己為什麼會睡不好,甚至已經習慣了「睡不著」的狀態,卻沒發現它已經成為一種慢性壓力來源。專家提醒,與其過度在意失眠本身,更該釐清背後成因,找出干擾睡眠的壞習慣。
根據台灣一項針對 18〜35 歲女性的最新避孕認知與行為網路調查發現,台灣女性主要避孕方式有八成五仰賴男性以保險套避孕,另有 34.9% 的人計算安全期、34.2% 者體外射精等,都屬於高風險方式的避孕方式。
花蓮慈濟醫院心臟內科主任謝仁哲說明,若是感到心跳忽快忽慢、節律不規則時,應到鄰近的診所、醫院立即就醫,並盡可能在症狀發作時「抓到心電圖」,因為心電圖能協助醫師做出正確的判讀。
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