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V紀麗君/核稿編輯科學家正加速推進一項將改寫人類生殖方式的前沿技術「體外配子生成」(IVG),其目標是在實驗室中,以成人皮膚或血液細胞製造出功能性的精子與卵子。英國《衛報》報導指出,日本大阪大學遺傳學家林克彥(Katsuhiko Hayashi)預估 ...
葉立斌/核稿編輯暑假出國熱潮,越南日前對台灣旅客免簽成為大熱門勝地,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叮嚀國人前往越南旅遊,要注意麻疹疫情,自今(2025)年2月起已將越南旅遊疫情建議等級提升「第二級:警示(Alert)」。今年截至4月下旬越南已累計達8600例, ...
紀麗君/核稿編輯工作或生活忙碌下,如廁習慣不好、愛憋尿,小心泌尿道問題找上門。瀚威中醫診所中醫師林采融表示,泌尿道問題是常見疾病,容易造成常跑廁所、排尿刺痛等困擾,女性因尿道較短,尤其容易感染。建議日常養成4大良好習慣,包括:如廁後應由前往後擦拭、避免憋尿多喝水、性行為後應立即排尿與清潔,以及穿著寬 ...
紀麗君/核稿編輯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9日公佈數據顯示,今年迄今美國已記錄1288例麻疹病例,為33年來最高紀錄。根據《CBS News》報導, 今年是美國自1992年後麻疹疫情最嚴重的一年,當年確診病例為2126例。目前美國已有38州確診麻疹病例,而德州尤其嚴重。光是德州病例,就已超過750例。德 ...
疾管署公布上週二(1)北部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病例,經檢驗後確定感染伊科病毒11型,社區也以該病毒為多,新生兒發生重症風險不減,今年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數為近6年同期最高。台北市聯合醫院(10)也發布新聞稿,提醒家長與照顧者需格外警覺,新生 ...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今(10日)宣布,「2025逆轉代謝健康加值」活動正式開跑,至9月底前開放報名,前3500名成功報名者可獲參賽好禮,只要成功改善任一代謝指標,就有機會抽中智慧型手機,再加碼互動任務、商品卡等多項獎勵,鼓勵全民從生活中踏出健康第一步。代 ...
台灣20歲以上民眾中,每10人就有3人有代謝症候群風險,國民健康署自2022年起推動「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結合基層診所展開生活習慣介入,3年來已協助39萬人管理健康,其中近18%成功逆轉代謝症候群、超過70%改善至少一項指標。署長吳昭軍今(10日) ...
40歲張姓公務員胃痛已經有3年了,總是間歇性上腹悶痛,吃了成藥也無法緩解,他求診新竹臺大分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黃詮博,經過胃鏡跟切片檢查,確認是幽門螺旋桿菌作祟,並且合併有慢性胃炎跟十二指腸潰瘍。經鉍劑4合1療法成功根除菌體,潰瘍跟疼痛也大幅改善。黃詮博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今(10)發新聞稿說明,夏日門診與急診的尿路結石患者增加。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泌尿科醫師林嘉緯解釋,尿路結石包含腎臟、輸尿管、膀胱及尿道等泌尿系統的結石,水分流失或攝取不足,皆可能是罹患尿路結石的原因。民眾可以在健檢時透過X光、電 ...
內政部今天(10日)公布最新戶口統計資料,今年6月人口數為2334萬6741人,與5月比較減少8729人,人口連續18個月負成長。在新生兒部分,6月出生數為8968人,較5月增加535人,未再破底,整體而言,今年上半年累計新生兒數為5萬5375人,與 ...
李惠芬/核稿編輯半個台灣下雨下到發紫,中南部「濕」到不行,雨天路滑,跌倒的人可不限於長輩,日前嘉義市長黃敏惠陪同行政院長卓榮泰勘災時,一個踉蹌、後仰重摔,幸無大礙。根據屏東縣南門醫院衛教資訊上提醒摔倒瘀青的人,別搓揉、按壓或者是熱敷,這可能會造成患部 ...
「丹娜絲颱風」重創嘉義縣,還有災區至今尚未恢復電力,災民僅能靠乾糧與泡麵果腹,大林慈濟醫院總動員,集結志工與醫師、護理師人員合力備餐,昨、今趕製超過1500份便當陸續送往災區;醫師也提醒,許多民眾僅澱粉、含水分的食物果腹,恐危害健康,建議災後飲食注意 ...
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