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來到夏日就是進行戶外運動的好時機,不過不少女性卻會面對運動時的漏尿困擾,尤其是進行跑步、跳躍或球類等高衝擊運動,容易讓骨盆底肌吃不消。台中慈濟醫院復健科林智佳醫師指出,這種狀況稱為「應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
在大腸癌年輕化趨勢日益明顯的背景下,臺大醫院最新社區研究證實:將糞便潛血免疫檢查(FIT)篩檢起始年齡從50歲提前至40至49歲間,相較於50歲才開始篩檢,可顯著降低大腸癌發生率與死亡率。該研究成果於 2025年6月12日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JAMA ...
疾管署在8日表示,上週無新增腸病毒重症或死亡病例,上週二所公布的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病例,經檢驗後,確定感染伊科病毒11型,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6月29日至7月5日門、急診就診共計6,772人次,與前一週的6,877人次相當。近四週監測顯示 ...
想要靠少吃減肥,一天吃不到1000大卡,但為何體重卻一點都不動,甚至還悄悄上升?薛曉晶營養師指出,這其實是身體的新陳代謝在「報復」!許多人誤以為「少吃等於會瘦」,但事實上當攝取熱量過低、缺乏足夠蛋白質與運動時,身體會透過「適應性熱生產」來降低代謝效率 ...
長時間使用電腦、低頭滑手機,經常覺得腰痠背痛、肩頸僵硬,發現自己連站坐姿都無法筆直,體態因此變得圓潤無力。陳威丞院長表示這可能不只是單純的疲勞,而是脊椎排列不正造成的警訊!三「觀」不正的影響,你中了嗎?脊椎是人體的支柱,負責支撐全身重量並協調身體活動 ...
心因性猝死來得突然,患者常在毫無預警下倒地,其中近半數雖曾出現昏厥等警訊,卻未曾留意。台大醫院小兒心臟科主治醫師曾偉杰提醒,有疑似猝死家族史的族群,在發生不明昏厥時應積極考慮心律問題,主動就醫檢查,把握黃金治療時機。傳統心電圖難以捕捉間歇發作的心律異 ...
「肺癌治療在過去5年可說是發展大躍進!」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肺腫瘤暨內視鏡科主任與肺癌團隊召集人柯皓文醫師語帶興奮地表示,「肺癌治療從最早僅有化療,到發展出多種標靶藥物,後來又出現免疫治療等等,有非常大的進展。雖然如此,近年來政府政策端與時俱進、接軌國際 ...
42歲陳女士從小就有過敏性鼻炎,每到春秋季節交替、天氣轉涼,甚至空氣品質變糟,鼻子就像「天氣雷達」一樣,一早起床就出現打噴嚏、流鼻水、眼睛癢等症狀,這情況困擾她超過30年。
台灣的失眠問題恐遠超一般人的想像,這與快速的生活節奏、壓力增加及電子產品普及有密切關係。據精神健康基金會指出,2023年台灣安眠藥開立總數超過11億6,000萬顆,若將藥片依序排列,其總長度可繞行台灣一圈。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的主任毛衛中表示,這情況顯 ...
隨著短影音興起,包括TikTok在內的短影音平台已成為許多人獲取資訊的管道,其中就有關於心理健康的內容。然而,英國《衛報》最新調查發現,在TikTok上排名前100的心理健康議題影片中,超過半數含有錯誤資訊,專家警告,這些充斥著誤導性內容的影片,對民 ...
每年七月初,當氣候漸趨熾熱、天地間瀰漫著濃濃暑氣時,節氣也悄悄進入「小暑」。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陳文戎醫師指出,這是夏季的第五個節氣,象徵炎夏正式揭幕。雖名為「小暑」,卻往往已經熱力四射,這個時期的最大特色,是陽氣達於高峰,陰氣也在此刻悄然萌生。天 ...
別再以為「沒症狀就沒事」!許多消化道癌症,尤其是早期大腸癌、胃癌與食道癌,在初期幾乎沒有明顯徵兆。一旦等到出血、體重驟減等症狀出現,往往已錯過黃金治療期。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張瑄元表示,除了大腸癌,早期胃癌、食道癌等也能透過內視鏡篩檢發現,特別 ...